经、咒、忏、赞、偈分别是什么?

经、咒、忏、赞、偈分别是什么?

原本将书称作是经的,并不仅限于佛教,比如古代的五经、六经、道德经、山海经、茶经等等,皆称为经。

后来,迦叶摩腾、竺法兰首译《四十二章经》,为内典称为经的开始。

除此之外,如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《妙法莲华经》《佛说阿弥陀经》等皆为信众所熟知的经。

经,梵语为修多罗,旧译为契经,是上契诸佛之理,下契众生之机之意,因此称契经,现在省略了契字,单称为经。

佛经为佛所说的教法,如果能依着文字悟到实理,则有无量功德。

具体来说,经字有五种含义,即出生、显示、涌泉、绳墨、结鬘等义,或是贯、摄、常、法四种含义的不同。

咒,梵语为陀罗尼,此云总持,是总一切法,持无量义的意思,故名总持。

原本有四种,咒陀罗尼,不过是其中之一,但通常皆以咒为陀罗尼,如楞严咒、大悲咒、往生咒等。

咒有无字、一字、多字的区别,为佛菩萨从禅定中,所发的秘密言句,按照翻译的惯例不做义译,在修持中只要依音讽诵,自然能具大力用,如果按照其字句,强加义解,反而失真。

忏,梵语忏摩,简称为忏,是悔过之义,如梁皇忏、水忏皆是。

一切众生,不论在往世或是今世,其身口意三业的所为所思,其中未能合乎善法的,可以说比比皆是,真是罪积如山。

如果不能在诸佛菩萨前,至心忏悔,誓不再作,使令恶种子不起现行,则将来因缘聚会之时,便会出现三恶道的境界了。

拜忏是佛门的重要功课之一,应当常常行之,及时忏悔,断恶修善。

赞,一般凡夫世人,多是夸奖自己、毁谤他人的情形比较多,这种习惯往往会增长我慢,招引过恶。

所以,修行人在修道时,则要反过来,常常观察发露自己的罪愆,这就是前面所说的忏。

同时,赞誉他人的功德,这便是所谓的赞了。

十法界中,诸佛菩萨的功德最大,地位又最高,所以赞文都是以佛菩萨为对象,不仅语句真挚高华,读诵时能够使令众生生起敬意,排除俗念,而且还包含了见贤思齐的意思。

具体赞词,则如大弥陀赞、炉香赞、伽蓝赞等。

偈,梵语伽陀,译为偈,是把文中的要义,结作四句,以期容易记忆讽诵。偈子每句字数不定,或四字、五字、六字、七字等皆有。

佛经中说,此方真教体,清净在音闻,所以借境摄心,以音为上。或念经、或持咒、拜忏、唱赞、诵偈,皆以音声,而作佛事,文字虽宣自口,而功效实达于心。

分享到:

点击以分享到 X(在新窗口中打开)

X

点击分享到 Facebook (在新窗口中打开)

Facebook

赞过:赞 正在加载……

相关文章

一种索具套环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

beat365手机版官方网站正规 09-14

摇晃的意思

office365怎么登陆 06-27

阳英文怎么写

365bet在线网址 07-15

FIFA世界杯(起源、发展与影响力)

365bet在线网址 09-21